袁仲雪:远见者稳进

2009-04-14

  搞研究与办实业,终究是两码事。科研专家与企业家,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他的经历,无疑再次证明,两种迥异的思维完全可以在一个脑袋里兼容。
  区区6年时间,一间小小的软件公司,在他手里愣是给打造成了一家总资产达十几个亿、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的上市公司——他明显知道如何使企业最有效率;综观天下,他还是少数能用最少资源做最大创新的企业家,他似乎是一不留神就制造了“神话”:公司如今已成为全球橡胶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
  不显山、不露水,明显是他为人处事的风格。不声不响地,他就干成了如此大的事业。稍嫌遗憾的是,外界难得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不过,这似乎并不能怪他。因为,他的低调、谦和,绝非伪装出来的,完全是本色。
  真正富有远见者,总能超越眼前所见。他锐利的目光总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一个何其大的市场在等着他。创立公司伊始,他的脑中就已形成了一幅关于近景、中景、远景的清晰图画。更由于他朴素的思想飞溅着智慧的火花,很轻松地就建构起了一整套无懈可击的文化体系与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引着他的公司朝着既定的近、中、远期目标稳步、迅速、无偏离地线性前行。
  依此推断,他注定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全球轮胎产业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采访之前,在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张袁仲雪的照片。照片的严重失真,致使记者误以为袁仲雪其人必定严肃刻板,必定带有浓重的学究气。及至与袁面对面之后,方知其谬匪浅。
  专家出身,袁仲雪那种儒雅的长者之风使人即时立感;又因其喜着工装,那种“工人老大哥”式的朴实,更让人心底油然而生敬意。
  1988年以前,袁仲雪在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化工学院)负责实验室管理。1988年到2000年的12年间,他负责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对应着学院的20多个科研项目,搞了20多个公司。1999年之后,在袁的主导下,这些公司全部实现改制并分离出去。2000年,他带着“剩下的一帮人”、“又吸收了社会上的志同道合者”、“凑了100万元”成立了现在的公司。
  有必要提及的一个背景是,中国橡胶轮胎业的高级科研与管理人才,很大一部分都出自青岛科技大学及其前身青岛化工学院。“一开行业会,几乎就是开校友会。”就是说,在橡胶轮胎行业发展,青岛软控有着与生俱来的、无与伦比的人才资源优势、人脉关系优势与市场资源优势。

上市之初衷

  在外界看来,软控2000年始成立,2006年即成功实现了上市,着实不可思议。就青岛市而言,迄今为止,不过区区十余家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成功上市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那么,为什么率先脱颖而出的是它?个中偶然与必然,究竟是怎样的?
  实际上,早在2004年,软控就已经过会了,彼时若非遭遇国家政策调整,上市时间应该还要早2年。他认为,软控能实现上市绝非偶然所致,因为公司成立时就瞄准了上市这一目标,“上市是软控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袁仲雪解释说,上市对一个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监督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非常有益,能使企业全面规范、透明,并更具可信度。他指出,“任何企业都有生命周期,要想活得健康些、活得更长久些,上市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募集资金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上市的一个自然结果,而非惟一目的,软控谋求上市的出发点并非单纯为募集资金。”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得接受各界监督,而广泛的监督可以使企业决策者免于犯错,有利于企业防控风险。袁仲雪表示,“软控不想做一个‘自以为是’的公司,我们要打造‘百年企业’,上市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力手段。”

责任与使命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高科技战场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也是最后的战场。倘若不能在高科技战场上抢占一席之地,中国将被人远远地抛在后头。在这个高科技的战场上中国人决不能举“白旗”。
  青岛软控由一批业内一流的学者、专家共同组建,这是一群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志在以实业报国的人。“让中国橡胶装备制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是软控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革新传统的生产工艺,推动中国橡胶工业的整体技术进步,是软控肩负的天然责任与历史使命。”
  袁仲雪对记者说,“5年前,子午线轮胎(轮胎有斜交线轮胎与子午线轮胎两大类,子午胎相比斜交胎具有较多优势)在北美的市场普及率是95%,欧洲是100%,中国仅为35%,现在中国是75%,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美国家以往的差距,也可以看出中国这5年来的进步——用5年时间,中国就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50年的发展之路,而软控是这一变革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
  他还笑言,最初软控研发的橡胶机械,外观上可能不如国外的漂亮,但“脑子却好使得多”,而且“这两年外表也越来越漂亮了,不仅有小家碧玉,甚至还有大家闺秀。”袁仲雪顺便向记者强调,“中国人只要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民族自豪感自然流溢。

“卖工厂”模式

  几年来,软控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绩可谓骄人: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50余项;2004年度,软控又与海尔、华为等国内巨头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凭借“高精度自动物料输送称量配料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一举捧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争取中国惟一的一家国家级橡胶轮胎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
  而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袁仲雪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亦可圈可点。
  他对记者称,软控已具备向轮胎企业提供所需的全套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能力,正因为此,软控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通俗一点说,其实就是“卖工厂”——只要其有1个亿的资金,就可向银行抵押贷款1个亿,再通过滚动式发展产生1个亿,软控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复制”出一个年生产能力30万套的新工厂。“原来上一个这样规模的厂,需要七、八亿元,现在3个亿就解决问题。”
  这样一种“整体凯发网的解决方案”,袁仲雪将之命名为“交钥匙工程”。目前,北至辽宁,南到江浙,已经有以这种模式建起的15个民营子午胎生产企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素有“中国轮胎之乡”之称的东营市大王镇,大部分生产子午胎的企业都是交钥匙工程的结晶。“现在的大王镇,就是软控创新(技术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结果。”据行业内的一位专家透露,如今,这15个企业的年产量现已占到全国子午胎年总产量的1/5强。

记者手记

飘荡的智慧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袁仲雪有志于谋求软控的百年基业,更在公司创立之初,即胸怀中国橡胶产业发展的全局,是以软控能在短短
7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橡胶装备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而中国橡胶工业,亦因它的存在而深度受益。
  目前来看,中国橡胶行业还不是很大,部分国有轮胎生产企业的陷入困顿,还难免让人平添行业走入末路的忧虑,但袁仲雪却对行业前景高度乐观:轮胎业是朝阳产业。道理很简单:随着中国汽车拥有量的日渐增多,轮胎的需求量必将愈来愈大,对质量要求必将愈来愈高;在欧美,人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户外环境更换不同
类别的车胎,而在中国,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消费观念还不到位,暂时还谈不上这样,不过,这岂非正预示着中国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非常大?袁氏之智之识,由此足见一斑。
  更值得称道的,还在于他的管理之道。他提出,要让所有员工“在家里有地位、在朋友圈里有面子、在公司内部有价值、在社会上有影响”。为此,他奖励员工车和房,在职工福利上从不吝啬,还承诺企业中层
今后都能持股,以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避免受到挫伤。
  他不赞成某些国企、行政事业单位惯常的“少说话、多做事”之道,而大力倡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多说然后努力去做”。他表示,只要是人才,在软控不必担心会被埋没,通常很快就能被提拔重用。
  他还明确地告诉每一名员工,软控是一个有梦想、有规划的企业,正因为此,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他认为,连梦都不敢做的人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人有梦想,才可能有规划,才可能有所作为。
  与袁仲雪交谈,不免感慨于他的妙语连珠,更折服于其飘荡的智慧。

摘自《招商周刊》

[ 返回上级 ] [ ]

上一条:软控力量
下一条:他和他追逐的梦
©copy; 凯发网的版权所有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青岛市郑州路43号  邮编 266042   电话 86-532-68862626   |  

欢迎关注软控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